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参政履职>>建言献策
关于加快慈城新城建设发展的建议
发布时间:2018-03-21 15:23:08 来源: 字体: 阅读次数:

一、慈城新城概况与现状

慈城新城位于慈城南面官山河两岸,东至狮子山,西到中横河,北到慈江,南至北外环线,可容纳居民4.5万人。以“一廊、两轴、两湖”为主体框架,规划面积5.2平方公里。慈城新城山水相依,东面为狮子山以及占地约14万平方米的狮山湖,西、北两面分别是中横河、慈江;多条水道相交处,建设了一个占地面积约28万平方米、相当于大半个日湖面积的中心湖—它被视作整个慈城新城的心脏和肺。

早在2006年新城开发建设启动时,慈城新区就超前融入“海绵城市”建设理念,采用“渗、滞、蓄、净、用、排”措施,率先建成2.66平方公里的“海绵体”示范区。“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的运用,让慈城新城形成了“海绵体”,新城区域内的主要道路都是“海绵道路”。行至道路两旁有一道约3米宽的“下沉式”绿化带,“这是一个"沉下去的绿岛",不仅有绿化美观作用,还能收集和涵养水源。慈城新城“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今年8月份曾被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点赞。

近年来,慈城新城按照总体规划和特有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禀赋,在打造成为一个具有独特的新兴江南水镇,一个可持续居住发展的新型绿色生态城镇:以高品质郊区居住功能为主,并集文化产业、商务办公、度假休闲、娱乐旅游、商业零售、行政服务、商贸园区功能为一体的新兴城区作出了积极的努力,初步建成了具有城市功能的经济、文化、生活中心。

二.慈城新城建设面临困难和问题

慈城新城从建设启动至今,已十年有余,虽然在自然环境、人文景观塑造等方面取得了较好成绩,但是,尚有许多问题严重制约慈城新城的发展,主要是:

(一)硬件设施建设严重滞后。新区内生活所需的菜场、宾馆、酒店没有,游乐设施基本没有,餐饮店很少,银行也少。绿地新都会商业综合体建好已将近1年,至今没有投入使用,依旧冷冷清清。

(二)新区人口聚集能力弱,人气不旺。慈城新城已建的小区,基本以大户型洋房、叠墅、联排为主,小户型住房较少,这样,新城内居住的人口就少,再加上商贸、旅游资源匮乏,人口流不旺。

(三)交通等软件建设与服务供给不足。现在到慈城新区的公交车只有26、826、805三条线路,826公交车虽然站点少,但发车间隔很长(至少一小时以上),而且班次很少,一天只有6班,其他两路公交车站点很多,人们出行十分不方便。

三.慈城新城建设与发展的建议

为了加快新城的建设发展,尽快聚集人气,建议从以下三方面予以强化与完善:

(一)加快新区的生活配套设施建设及投运。新区的生活配套设施是城市居民赖以生活的基础,完善与居民密切相关的菜场、宾馆、酒店、餐饮等设施十分重要,建议将已建好的商业综合体尽快投入使用,新区内的相关配套设施尽快实施,提高慈城新城的居住功能。

(二)加快完善新区的公共交通建设。交通先行的理念必须深入贯彻。建议进一步增加慈城新区公交线路及班次,大大提高出行方便。利用已开通的宁波到余姚的城际列车线路,尽快开通慈城站点,慈城站到新城之间开通微循环公交,这样慈城新城到宁波市区的乘车时间可以缩短到半小时左右,大大提高了新区的居住价值。

(三)加快新区内土地的出让以及增加公租房的供给。慈城新城官山河以西部分,大部分土地已经出让,有些已经建成交付使用,有些在建。然而慈城新城官山河以东部分,大部分土地都荒芜,希望政府尽快推出建设。建议中心湖南面未出让的土地建设公租房,公租房面积相对较小,可以居住更多的人口,为新城聚集人气,同时也可以为正在崛起的电商城工作团队解决居住保障问题。

慈城辖区三面环山,一面临江,山水相依,自然环境优美秀丽,历史文化底蕴丰富,历代名人辈出,具有“古城新韵、宜居宝地”的美誉,慈城新城作为慈城的核心居住地块,希望能真正成为宁波人高品质的郊区居住地。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