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参政履职>>调研报告
关于我省工业互联网人才支撑的建议
发布时间:2019-10-29 15:11:23 来源: 字体: 阅读次数:

工业互联网是通过系统构建网络、平台、安全三大功能体系,打造人、机、物全面互联的新型网络基础设施,形成智能化发展的新兴业态和应用模式,加快其发展有利于更大范围、更高效率、更加精准地优化生产和服务、资源配置,推动实体经济和制造业的提质增效和升级。在浙江制造体制升级的关键时期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是推动浙江工业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强大动力,是建设制造强省、网络强省和数字浙江的重要举措。发展工业互联网,人才是主体,然而目前我省与工业互联网发展相关人才储备不足,尤其是缺乏能够打通设计、计算、仿真等所有过程的核心工程师,已经成为我省发展工业互联网的“瓶颈”,本文在对制造企业系统调研的基础上,从加大关键与领军工业互联网人才引进力度、创新工业互联网人才的培养方式和创新工业互联网人才的使用机制等三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供领导参阅。

    一、浙江工业互联网人才支撑现状与问题

    全省各地积极开展工业互联网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工作。一是省内大型企业对工业互联网人才的引进与培养高度重视。目前省内众多大型企业已经非常重视工业互联网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制定本企业工业互联网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加大了工业互联网人才引进工作的力度,同时也结合企业自身情况,把培养和造就工业互联网人才队伍作为企业重点工作,坚持“干中学”理念,在实践中培养了一批工业互联网人才。二是省内高校在工业互联网人才培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各高校在不断地优化与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开设了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能源管理、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物流工程、智能制造、智能机器人技术、信息安全等相关学科与专业,培养了大批工业互联网专业人才。三是各级政府部门已经开展工业互联网相关培训。目前各级政府积极开展工业互联网的培训工作,培训的内容从概念的普及到具体的应用和操作,引起了企业的重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虽然如此,我省在工业互联网人才队伍建设中仍然存在如下问题。一是工业互联网人才发展缺乏总体规划,政府引导力不足。目前省内对于系统培养和引进工业互联网人才缺乏全局性的战略布局,对工业互联网人才需求、供给的情况还缺乏系统性排摸和预测,对工业互联网人才资源供需动态平衡问题还没有系统性的应对方案;而对于工业互联网高端人才的引进,工业互联网人才的评价标准,社会培训机构的规范以及后备人才的专业建设等没有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有利于工业互联网人才成长的政策环境体系。二是部分企业推进工业互联网的动力不足,人才建设难度大。目前省内仍有部分企业对引入工业互联网提升企业绩效的认识不透彻,对工业互联网应用过程中的局部应用阶段、集成应用阶段和创新应用阶段的人才需求状况缺乏了解,对工业互联网人才在企业工业互联网运用上所起到的作用认知不足,导致企业没有重视工业互联网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此外,由于信息行业的平均工资远远高于其他行业的平均工资,制造企业对信息技术人才向实体经济回归的吸引力明显不足,增加了引进工业互联网人才的难度。三是全省工业互联网人才梯队质量亟待提高。目前我省既懂工业运营需求,又懂网络信息技术,有较强创新能力和操作能力的复合型领军人才十分紧缺;能够胜任操作层面和使用层面,例如对工业机器人进行编程的工业互联网的人才也相对缺乏;工业互联网全方位防护需要专业化安全保障人才工业互联网将工业控制系统与互联网连接起来,意味着互联网安全风险向工业关键领域延伸渗透,网络安全将与工业安全风险交织,迫切需要培育大量专业化安全保障人才。四是省内缺乏产、学、研联合培养工业互联网人才的社会平台。目前省内工业互联网人才培养仍然主要依托高校,并主要集中在本科阶段,毕业生无论是在知识结构还是在工作能力与工业互联网应用对复合型人才的实际需要还有较大差距。而社会上规范的、专业化的工业互联网人才培训机构的数量和质量与实际需要也存在较大的差距。

    二、提高浙江工业互联网人才支撑力对策

    (一)面向海内外加强关键与领军人才的引进力度。一是要完善工业互联网人才引进政策。为工业互联网领域高端人才引进开辟绿色通道;加大在来浙江工作许可、出入境、居留、住房、医疗、教育、社会保障、政府表彰等方面的配套政策支持力度;发展工业互联网专业人才市场,建立人才数据库,完善面向全球的人才供需对接机制;鼓励海外高层次人才参与工业互联网创业创新。二是要建立“海外工业互联网人才回流与环流”机制。为海外高端工业互联网人才建立从引进标准到职位要求、工作待遇等全程、全系列的出国留学人才回国工作机制;积极引进在读博士期间或出国期间有重大工业互联网相关科研项目和科研成果的国际人才;对回国后的高端工业互联网人才采取过激花在学习,出国再进修的人才回流培养模式,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和资助性保障。三是要建立吸引工业互联网人才的基金制度。依托省内重大人才工程项目和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由经信委和人社厅联合组织制定“工业互联网领军人才”的选拔标准,并明确各产业人才占比,通过企业上报城市,城市上报省里并层级考核的流程,在海内外选拔一批工业互联网领军人才,并给予基金资助,鼓励工业互联网领军人才尽快成长为推进我省工业互联网的战略型人才

(二)创新体制机制加大力度培养工业互联网人才。一是要建立工业互联网人才资格认证平台。构建工业互联网人才资格认证平台,主要目标是培养、培训企业的不同层次管理岗位人员,引导他们主动学习工业互联网相关知识,提高他们逐步应用工业互联网技术解决岗位具体问题的能力。具体而言,主要针对两类人才进行资格认证:第一种是引进的工业互联网人才,只有通过工业互联网人才资格认证才能享受针对引进人才的基金补助;第二类是晋升各级管理岗位人才,应通过各级别的资格认证。二是要实施“工业互联网拔尖学生创新基地”计划。实施此计划其主要目的是加强工业数字设计、系统集成、数据分析、网络安全、工业机器人等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计划实施以浙江省内应用型高校、职业院校为建设载体,聚焦特定产业,由产业内企业和高校共同成立专家组负责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政府提供引导性经费进行支持,由政、产、学联合成立专家组负责基地认证、考核评估。三是鼓励高校打造工业互联网交叉学科体系。高校培养工业互联网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必须有配套的复合型、融合性学科和专业;要加快新兴学科布局,加强工业互联网相关学科建设;要突破传统学科建设思路,从培养工业互联网全产业链人才梯队的全局出发,突破学科专业间的壁垒,打破高校之间的物理壁垒,打破工业互联网产业链上、下游人才断层,将软件工程、企业管理、产品设计、机器人、装备制造、自动化控制等多学科专业进行融合,打造工业互联网与传统学科交叉的学科群。四是建立工业互联网人才培训基地。依托重点院校、大型企业和产业园区建设一批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工业互联网专业人才培训基地,积极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设立工业互联网人才教育培训专项基金,对于开展工业互联网相关培训的机构给予一定补贴;凝聚多学科顶级教授、院士、长江学者和业内资深人士,吸纳国际化师资力量,构建工业互联网培训师资库;扩大工业互联网人才研修班的招生范围,增加培训次数,扩大培训规模;支持校企合作开展工业互联网应用人才“订单式”培养,针对一线劳动者开展智能机器操作、运维、人机交互等技能培训。

(三)创新工业互联网人才的使用机制。一是要畅通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间人才流动渠道。鼓励通过双向挂职、短期工作、项目合作等柔性流动方式加强人才互通共享;筛选工业互联网应用标杆企业,给予一定资金支持,建立企业间工业互联网人才交流平台,组织同行业内其他企业人员赴平台交流学习。二是要提高企业对工业互联网人才使用重视程度。引导企业设置工业互联网相关部门或设置首席信息官关键岗位,为企业引入中高端工业互联网人才留出发展空间;引导企业加大对工业互联网领军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的激励力度,支持企业建立培养、评价、留人、用人相结合的制度体系,探索利用期权、股权、分红权、年金等多种形式激励工业互联网专业人才;支持建立高技能人才职级晋升制度,为人才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更宽的上升通道。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