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动态报道>>要闻编报
用20个字记住乡愁
民建市委会请“三农”问题专家上了一堂调查研究“必修课”
发布时间:2020-10-14 16:16:20 来源:调研处 字体: 阅读次数:

“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是5句话,20个字: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今天,我讲讲对这20个字的思考和理解。”10月12日下午,浙江省文联副主席郁伟年应邀来到宁波“民建之家”,为民建市委会60余名市政协委员、人大代表、基层组织主委和部分参政议政骨干会员进行专题辅导。市政协副主席、民建市委会主委张明华与会员们一同听取报告,民建市委会专职副主委兼秘书长张雨主持研讨会。

郁伟年说,自己从农村走出来,曾经较长时间从事“三农”工作和政策研究,一直很关心宁波农业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问题。他从农村产业、农村改革和农村基层治理三方面,从时间轴上追潮了改革开放以来宁波农村一、二、三产业发展和融合进程,农村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改革进程,农村基层民主建设进程,并通过“政策+案例”方式,生动诠释了宁波四大传统基础农业——粮食业、畜牧业、海洋渔业、蔬菜林业的发展情况,市委市政府今年发布的乡村振兴“4566”产业体系的丰富内涵,宁波推进农村承包地、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三块地”改革创新的实践成果,以及宁波加强村级组织建设和发展基层民主方面涌现出的诸多优秀典范。

作为一堂“课”,一堂面向民建骨干会员、帮助民建提升调查研究实效的辅导课,郁伟年认为,乡村振兴是个大课题,必须结合宁波实际,发挥民建优势,把题目选对、选精、选实。为此,他通过启发式“教学”,抛出了一系列选题参考的“目录”,比如,在粮食安全背景下如何稳定和保持粮食生产?如何提升宁波农副食品自给率?如何恢复和发展宁波无污染无公害畜牧业?如何提升农业效益促进农民增收,如何打造农产品特色品牌?推进农旅结合如何兼顾部分未受益农民的反对情绪?农村承包地30年不变如何做好大稳定小调整?如何盘活农村闲置宅基地资源?如何探索集体建设用地入市的有效实现形式?

一个多小时的辅导讲课结束后,4位民建会员代表依次走上讲台,分享心得体会。

海曙区政协委员、民建海曙五支部主委温传明就发展农旅产业提出,人在草木间,乡村振兴关键靠产业兴旺,产业兴旺必须破解农村人口逃离和增强城市人口与乡村粘性的问题。为此,要倡导第二居所、两地生活的新生活理念,通过政策引导、环境引导,让人们接受、习惯以致于享受“工作在城里、休息去乡下”的新生活模式,为乡村振兴提供人的重要支撑。

民建宁海三支部主委尤黎明是宁海县越溪乡副乡长,他说,越溪乡是宁海城区至南部滨海新区的连接走廊,辖15个行政村,有王干山、沧海桑田、日出东方等旅游资源,主要产业以养殖业、种植业为主,是典型的农业大乡。实施乡村振兴,越溪在实践中形成了四条经验:一是兴盛乡村产业、提升乡村旅游;二是抓住关键问题、创新治理体系;三是留住乡村文化、凝聚乡村人才;四是发展农村物流、振兴乡村经济。

民建宁波经济研究委员会副主任方平原担任民建省委会、市委会重点立项课题“发展乡村数字产业”主要执笔人,他说,实地调研考察慈溪坎墩街道等地后发现,乡村数字产业势头正劲,前景广泛,值得借鉴的经验有:一是搭建大数据中心,实现特色产业数字化、管理服务数字化、基层治理数字化;二是特色产业数字化先行;三是打造现代农业产业园,用工业思维做农业;四是要有一套力度较大的农业数字产业扶持政策。

市政协委员、民建高新科创支部主委、浙江农林大学园林设计院宁波分院院长刘优君说,乡村振兴需要有内生动力,只有老人村头晒太阳、没有孩童放学归来早的乡村图景不是理想的乡村。乡村需要向阳而生,需要让农村青年回归,也可以吸引城市年轻人前来,从环境建设的角度,要用城市建设的理念来发展农村,满足年轻人的需求,科学合理地配置好年轻人到乡村生活、到乡村创业的要素资源。

张明华在总结讲话中表示,这是一堂贯彻落实民建市委会调查研究年活动要求、深入开展乡村振兴大调研的“必修课”,市委会以此为动员,将大力鼓励支持民建各基层组织围绕乡村振兴主题,确定一批调研课题,带着课题走乡入户,实地调研,用一个月时间形成一批有情况、有分析、有对策的调研成果,通过成果转化运用,为助力我市乡村振兴建言资政,贡献来自民建基层组织接地气的真知灼见。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