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参政履职>>建言献策
关于共同富裕背景下未来乡村建设实践提升的建议
发布时间:2023-08-09 10:49:46 来源: 字体: 阅读次数:

一、浙江未来乡村建设实践现状

(一)省域层面,以战略高度加强顶层设计,全面、全方位、全体系整体推进未来乡村建设实践

建设未来乡村是浙江对农业农村进行数字化改造,提升农业农村科技现代化,探索农村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实践着力点和实践路径。未来乡村以“千村未来、万村共富”为奋斗目标,在共同富裕大背景下,守正创新,是对“千万工程”的再深化、再出发,是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的综合集成升级版。未来乡村建设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更好满足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具体行动。

(二)市(县)域层面,以更大力度全面落实未来乡村建设实践

各市高度响应、积极行动、主动作为,根据自身的优势和基础,纷纷出台落实方案。比如杭州市主要建设城郊融合型、集聚提升型、产业主导型、特色保护型等四种类型,突出数字化改革重点,聚力打造十大应用场景;宁波以党建为统领,聚焦人本化、生态化、数字化,围绕乡村生产、生活、生态、文化、治理现代化,打造一批彰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风貌的乡村新社区。

(三)村(乡镇)域层面,以精准思维深度推进未来乡村建设的落地实践

自开展未来乡村建设工作以来,各试点村(片区)以较高的热情投入到实践工作中,充分结合自身优势和基础,诸多产业项目、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项目,尤其是智慧乡村、数字化改革得到较广泛、较深入的推进。

二、浙江省未来乡村建设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一)认识上有待进一步统一

未来乡村建设是我省推进“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建设的突破口,是对“千万工程”的再深化、再出发,是高质量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先行探路。各级各类人员均应以高度的政治站位、政治责任感进行改项工作的探索与实践。调研中,我们发现有部分基层干部对此认识高度不够、站位不足,试点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强,克服困难的勇气欠缺,想问题、出办法的智慧稍逊。

(二)标准化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

由于数字化标准的不一致,在智慧场景和治理场景建设中存在各自为政的现象,导致数字资源的重复、浪费、使用效率低的现象。

(三)基础设施、资源投入有待进一步加强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的供给和质量是推进共同富裕,统筹未来社区和未来乡村建设的重要内统和途径。调研中,我们发现基础设施建设存在重复、缺位和形式现象,公共服务存在不足、低质低效等现象。

(四)产业项目有待进一步提升

村庄产业发展存在不充分、不平衡的现象。一部分村庄强产业强村富民,村庄整体发展较为优秀,未来乡村建设基础好、积极性高、想象力强、探索力大、实现力优;一部分村庄,弱产业弱村富民。村庄具有一定的产业,吸收部分村民就业,村集体也有一定的收入,村民们大都外出打工,未来乡村建设有较强的积极性,也进行了一定的探索,但亟需进行更多的指导和支持。

(五)人才队伍有待进一步建设

人是乡村振兴的核心和根本,只有解决好了人的问题,乡村才能真正振兴。人才建设主要存在的问题:一是乡村人口缩减,人口总量不足。二是人才总量不足、结构失衡、素质偏低、老龄化严重。

(六)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改革

一是基础设施建设提出的体制机制改革要求。未来乡村九大场景建设中,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多,存在用地指标限制等问题,需要对农村土地制度进行深入调查研究,提高改革宽度。二是数字化改革提出的体制机制改革要求。智慧乡村建设、数字化改革要求数字资源一体化、共享化,但村一级组织既无法协调上级资源,也无法协调企业资源。

三、共同富裕背景下浙江省未来乡村建设实践提升的建议

(一)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统一性认识

对广大基层干部加强未来乡村建设的学习、教育和学习,推进未来乡村建设先进经验的互动交流,拓宽广大乡村干部的视野;通过各种全媒体、多模态地宣传工作,让更多群众知晓未来乡村建设的战略,激发广大群众的内在斗志。

(二)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成效,推进数字标准化建设

数字乡村、智慧乡村建设中核心障碍是数字壁垒,需要从省级层面进行统一协调和推进,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成效,打破乡村数字化建设的数字壁垒,推进标准化建设,真正实现数字乡村建设

(三)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和项目资源建设

以统筹未来社区与未来乡村建设的视角,推进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向农村延申。调研中发现广大农民对未来乡村建设中健康场景、风貌场景、交通场景等较为期待。其中对健康场景建设最为期待,要充分探索城市医疗资源与乡村医疗需求之间的互动与延升,实行城市医疗资源对乡村的主动对接、主动服务、互动帮助。

(四)加大产业发展的引导和支持力度

“强村富民”是推进农村共同富裕,建设未来乡村的主要目标。有产业、强产业是推进“强村富民”的根本。要充分发挥优势产业的辐射效应,推动产业强村的连片带动作用;推进万企进万村行动,构建新型帮共体,推动产业弱村扶强。

(五)制定人才回流政策,做好人才队伍援引工作

广大年轻人对回乡发展还存在等待和观望的状态,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制定乡村人才回流政策,以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回乡创业、发展。

(六)进一步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发挥制度性优势

一是稳慎探索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既保障改革底线,又推动土地资源的更为有效利用;二是倒逼管理体制改革,破除数字乡村、智慧场景建设中的数字壁垒。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