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口老龄化,现代生活方式、饮食结构的变化,心脑血管急症高发,同时工业化建设中及道路交通等意外伤害事故时有发生,产生不少伤亡事件。当疾病突发和意外伤害来临时,现场第一时间进行科学正确的施救,将能有效挽救生命,带来不一样的结局。以心源性猝死为例,我国每年心源性猝死的人数约为54万,其中90%发生在医院外。一旦呼吸心跳停止,世界公认的“黄金抢救时间”是意外发生后的前4分钟。院外抢救成功的关键有四步:第一时间识别心脏骤停并拨打120急救电话;立即开始高质量心肺复苏;早期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进行电击除颤;最后是专业急救人员尽快到达现场进行施救。但从目前全国院外抢救成功率来看,却十分不尽人意,即使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存活率也不足1%,而在美国存活率为10.2%。2019年台湾艺人高以翔在宁波录制《追我吧》节目时突然晕倒不幸去世,曾掀起一场关于中国公共急救体系何去何从的讨论。
一、存在问题
“黄金四分钟”急救生存链断裂,究其原因,主要存在“三个不”的问题。
(一)怕担责,不敢救。春晚小品《扶不扶》给我们带来欢乐,同时也带来反思。曾几何时,“有人倒地,不敢去扶”成了无奈的社会现实,这其中有部分被扶者自身道德素质以及“过度维权”问题,但也有针对施救者免责的法律制度的缺乏,导致施救者畏手畏脚,不敢伸手相助。2017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正式实施,其中第184条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这一善意的救助者责任豁免规则,被称作“好人法”,其用意是鼓励善意救助伤病的高尚行为,但这一条款还没有被公众所熟知。
(二)无技术,不会救。慈溪市红十字会担负着面向公众的急救培训普及工作,近年来广泛开展公众急救培训,但由于人力所限,相对于慈溪200万人口来说,市民急救普及率低。公众的急救常识来源通常是生活经验、报刊杂志甚至是影视剧,还有一些不科学的民间偏方,这不但救不了人,反而耽搁救命时机。在欧美国家,规定警察、司机、消防队员、大中学校师生必须接受心肺复苏和现场抢救、自救的培训,全民急救普及率超过25%,瑞典有45%的公众参加过心肺功能复苏技能培训。
(三)无设施,不能救。心脏骤停最佳方式是能够在最初的3分钟内给病人进行心肺复苏术(CPR)和电击除颤,其成功率可高达94%。自动体外除颤器(AED)针对非专业人员设计,其最大特点是使用者无需具备专业背景,在接受一定时间的培训后即可使用,可以说是“救命法宝”。据资料显示,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在公众场所设置了大量的AED,如美国在公共场所配备AED数量约为平均每10万人口199台,日本234台。而国内的先行者例如上海和深圳,也不足千台,慈溪目前公共场所的AED数量不足百台。
二、对策与建议
(一)寓教于乐,加大公共急救知识宣传。针对目前急救科普内容来源混杂、急救方式错误传播的现状,制定急救科普传播策略,通过传统和新媒体多途径向大众普及公共急救基本知识,内容既符合急救规范同时又生动有趣,适合公众学习与实际应用。例如利用9.12世界急救日进行系列宣传、建立急救科普教育网站或公众号、制作动画宣传片在公共场所循环播放。
(二)加强培训,实施公众普及行动计划。一是强化公共急救培训行业规范。公共急救培训与普通的健康科普不同。政府部门应当针对公共急救培训行业发展,制定统一的行业规范,对培训机构进行统一标准的资质认证,约束行业健康发展,提高公众在突发事件中的紧急救援能力。二是加强公共急救培训基地建设。目前面向公众进行急救培训的机构仅有慈溪市红十字会,培训数量非常有限。应逐步建立红十字培训基地的数量以及硬件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让公众有更多渠道和机会接受规范化的急救技能培训。另外,考虑到慈溪市120指挥中心一直在负责院前急救医护人员急救技能培训,与慈溪市多家网络医院急诊科联系紧密,如果能充分利用这一资源优势,将可能形成一个在120指挥中心组织协调下,各医院利用医院临床技能中心资源承接公众急救培训需求的良好局面,同时也实现了医院服务社区的职能。三是针对一些高危行业、学生群体,如教师、导游、消防人员、高校学生等,应建立常态化急救培训机制,定期接受及时、有效的急救培训,以保证遭遇突发状况时及时出手,挽救生命。
(三)政府主导,加快AED在公共场所的配置。一是强化政府调控作用,各级政府要与规划部门协商,将AED配置纳入院前医疗急救布局规划中,让急救设施逐渐成为公共场所的“标配”。二是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快推进AED配置进度。资金募集途径主要包括:政府专项出资,通过财政立项的形式,每年安排AED的购置、安装、维护及培训宣传等专项资金。制定鼓励政策,支持慈善机构、基金会、企业等社会资本参与完善公共急救设施。鼓励社会捐助,申请成立“急救慈善基金会”,按相关规定运作;政府大力推行,要求学校、商场、景点等自行购买AED,财政适当奖励或支持。时间就是生命。公共急救知识和技能的普及,直接关系到群众的生命安全。公共急救只有做到“想救、会救、能救”,才能大幅度提高急危重症现场急救成功率,这既是政府的责任,更是创造和谐社会、实现健康中国梦的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