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水产养殖是重要的食品供应来源和经济增长引擎,是食物安全和供给的关键环节”。联合国粮农组织报告(2023)也指出“未来十年全球水产品消费需求将激增,人均水产品消费超过猪肉”。作为沿海经济发达城市,宁波百姓自古有食用“海鲜”传统,水产品在膳食结构中占据重要地位。宁波市委市政府及各级相关部门也高度重视水产品的生产与供给,制定系列激励措施和行动方案,极大推动了水产养殖业发展,2022年水产品产量达114.0万顿,产值达21.33亿元,水产良种覆盖率超过70%,岱衢族大黄鱼、长街蛏子、余姚甲鱼、慈溪泥螺等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的水产品。但是我们也清醒的看到,制约宁波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瓶颈问题不断涌现,如用地矛盾、自然灾害病害频发、成本上升、从业人员老龄化等等,该如何破解这些难题?未来发展新的增长极和动力源又在哪里?基于此,本课题组借助于《宁波渔业统计年鉴》《浙江渔业统计年鉴》《中国渔业年鉴》等二手资料,结合主要优势品种现场调研和专家访谈,从全产业链发展视角和技术链演进视角对宁波水产养殖业现状加以剖析,明现状、识问题、找差距、析原因、谋对策,提出“以构建‘水产养殖+’全产业链的渔业技术支撑体系来寻求动力源;以市场为导向,以‘三新’(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为方向,注重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通过产业链、技术链、人才链的‘三链融合’推动新的增长极”的建议,激发水产养殖产业发展内生动力。
一、宁波水产养殖业发展的现状:基于产业链整体视角
(一)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量产值稳步增长
(二)主导品种优势加大,单产增幅显著
(三)养殖模式持续创新,经济效益不断显现
(四)品牌战略持续推进,促进渔民增产增收
二、宁波水产养殖发展动力源:基于技术演进的视角
宁波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是市场需求与技术进步协同作用与发展的结果。这里从育种、饲料与疫苗开发、水产品加工以及设施渔业四个技术环节来分别陈述。
(一)育种技术稳步提升,种业发展势头较好
(二)研发水平逐渐提高,高效饲料与疫苗开发成效显著
(三)水产品加工技术逐渐成熟,产业链不断拓宽
(四)设施渔业研发持续开展,设施化水平不断攀升
三、宁波水产养殖业发展的制约瓶颈因素
(一)水产种业发展仍需强化
(二)养殖面积持续萎缩,产业发展空间受限
(三)自然灾害、病害频发
(四)从业人员流失严重,体制机制急需创新
(五)经营成本不断上升,利润空间受到挤压
(六)产业结构亟待优化,“接二连三”效应尚未显现
四、推进我市水产养殖业高质量发展建议
为从根本上破解水产养殖所面临的瓶颈问题,激发产业发展内生动力,解决水产养殖“动力源”缺乏的问题,课题组提出整合在甬渔业科技所有中坚力量,以宁波现有的水产养殖全产业链为基础,注重技术链的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构建基于‘水产养殖+’全产业链的渔业技术支撑体系来寻求动力源;同时以市场为导向,以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的‘三新’为方向,通过产业链、技术链、人才链的‘三链融合’推动宁波水产养殖新的增长极。
(一)强化技术链,提高生产效率
1. 推进育种技术研发,构建种质资源库
2. 加快现代设施渔业建设,提升劳动生产率
3. 加强病害防控研究,提高单产效益
4. 推动品质营养调控与高效饲料研发
5. 提升精深加工技术,提升水产品附加值
(二)优化产业链,加快要素流动
1. 推进养殖新模式,优化资源配置
2. 加快组织结构转型,发展新型经营主体
3. 强化市场要素支撑,提升综合竞争力
4. 加快全产业链优化,加速要素流动
(三)打造水产养殖技术支撑体系:夯实人才链,推进三链融合
1. 打造渔业科技高端人才队伍,以人才振兴支撑乡村振兴
2. 搭建链式渔技推广平台,实现渔技服务精准对接